车之辙,“水之道”

“逃避毫无作用,我们要做的就是直面它,然后击败它。”

十三年前,《阿凡达》横空出世,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、引人入胜的世界观和变革性的特效,引发全球观影狂潮,成为电影史上跨时代的里程碑。

十三年后,曾经的地球残疾军人萨利已经成长为潘多拉星球的一个族长,而阴魂不散的夸里奇上校依然如同瘟疫般追逐萨利一家,从奇绝瑰丽的悬浮山到美轮美奂的水下世界,演绎着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对“水之道”的偏爱与领悟。

在《阿凡达·水之道》的结尾,击退夸里奇的萨利,用辫子与水底的生命之树连接。凭借对“水之道”的领悟,他认为逃避是没有用的,只有直面挑战才是正道,他要在这片水域中做最后的抗争,全片以此作结。

车之辙,“水之道”

而这种情节设定,恰让笔者联想起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所面临、所遭遇的一切。

疫情来袭、供应危机、电力紧张等接连不断、千奇百怪甚至诡异多端的车市阴霾,一如穷追不舍的夸里奇上校,让今年的汽车市场尽显疲态。尤其是在北京车展确定停办和成都车展被叫停后,笼罩在中国车市上空的一层阴霾更甚,刺痛着整个行业的每一次呼吸、每一次心跳。

在此背景下,中汽协甚至两度下调全年的车市销量增长目标,从年初预测的全年总销量2750万辆,同比增长5%;到年中预测的总销量为2700万辆,同比增长3%;再到年尾再次调整预测总销量为2680万辆,同比增长2%。

车市主观上的悲观不已,和客观上的止步不前,也让大部分车企年初定下宏伟目标,都成为空谈。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之下,乘联会在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中甚至给出了“2023年车市零增长”的悲观预期,将全行业的“emo”情绪提前预支给了明年。

车之辙,“水之道”

这时整个汽车市场的信心,太需要提振了!而作为疫情防控“新十条”发布后举行的第一个国际A级车展,延期后恢复举办的第二十届广州车展,便显得意义重大。

五岭北来峰在地,九州南尽水浮天。12月底的广州,天气依旧宜人。夜幕下的珠江两岸华灯璀璨,小蛮腰立柱琉璃向宇奔,填江倒影衬千灯……珠江水流淌至今,孕育了珠三角的前世今生,承载着广州的历史记忆。

如今,广州亦用着最深沉厚重的气息,在华南上演着独属汽车行业的“水之道”。

“流水不腐”

11月初,广州车展组委会宣布今年广州展览延期举办。彼时,收到消息的汽车厂商、媒体、消费者唉声一片,大家齐声感慨着今年汽车行业的命途多舛。

索性在一众汽车人的坚韧与坚持下,第二十届广州车展成功留在了2022年的年尾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年度最后一个A类车展,广州车展向来是中国汽车市场当年的晴雨表,它既是对本年度汽车市场的总结,又是对明年车市的展望。同时,考虑到广州所处的华南市场的影响力,因而广州车展对提振区域经济和国内汽车产业都有着重要作用。


在这样一个精神属性和实际意义都拉满的情况下,广州车展的顺利举办为车市提振的信心又增加了几许。而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汽车业强劲复苏,同样反哺着汽车厂商参展热情。

当车展的大幕徐徐拉开,包括南北大众、上汽通用、一汽丰田、广汽丰田、东风本田、广汽本田等主流合资车企,宝马、奔驰、一汽奥迪等豪华品牌,和广汽、长城、长安、红旗、吉利、奇瑞、比亚迪等自主企业都悉数到场。

新能源热潮之下,数家新能源车企同样大肆参展。特斯拉、“蔚小理”、哪吒、极狐、高合、极氪、智己、飞凡、欧拉、AITO、集度等新能源品牌各施良计,卷入其中。

与此同时,众多豪华车品牌也都将登上广州汽车展的展台。

包括保时捷、兰博基尼、玛莎拉蒂、宾利、劳斯莱斯、路特斯等豪华品牌集中展出。而像罗伦士、福建奔驰、克蒂汽车、迈莎锐等豪华改装车、高端商务改装及房车也在车展登场。

合资车、自主车、豪华车、平价车、新能源车,甚至改装车,房车、零部件供应商……看,今年相对“冷清”的广州车展,依旧精彩纷呈。

不过,要承认的是,由于展会延期的不确定性,打乱了车企的传播节奏,使得它们无车可展、无钱参展、亦或是区域城市的各种因素考量……总之,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,让上汽、吉利等很多主流车企都无法参与或只是展览,未能深度参与重磅传播,导致效果不及去年。

去年的第十九届广州车展,规模达22万平方米,全球首发车54辆、新能源车24辆,展车总数达1020辆,共吸引到观众78.5万人次。而从本次车展的情况来看,参展的新车数量逊于往年。据不完全统计,本届广州车展首发的车型有20余款,大部分为参展车型。


当然,虽然整体效果不及往年,但其释放的信号是好的。正如此前广州国际汽车展组委会说的一样,本届车展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平稳运行,提振行业信心,刺激消费,而从它成功举办的那一刻开始,这一目的就达到了。

流水不腐户枢不蠹,经常运动的东西才会不易受外物的侵蚀。

本届广州车展的成功举办,无疑助推着华南汽车市场乃至中国车市的向前迈进,一改行业停滞和沉闷的现状,使之成为流动的活水--“水之道”,在于“流水不腐”。

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

“由于广州车展是否举办一直悬而未决,这让我们原本要在车展上发布的车型已提前发布。”

不止一家车企发牢骚,表示广州车展的延期举办,打乱了它们的传播节奏,让他们在车展上无车可发,只能选择浅显的展览或是直接不参展。很多在往届车展大放异彩的品牌,只能将已发布的车型和旧车改款车型都拉来“凑数”,让车展现场整体上弥漫着萧条的气息。

如吉利只带来了微型电动车熊猫mini新春版,上汽更是抱着卖车的目的而来,几乎没有重磅车型的发布,最有看点的也不过是别克世纪和前几天发布的智己LS7等寥寥数款,长安深蓝旗下第二款新车深蓝S7,甚至在做了大量预热传播后,爽约车展。

可见,由于本届广州车展的不确定性,让车企们苦不堪言。这让很多本打算利用广州车展,在品牌传播和销量冲刺上大做文章的车企们,扑了个空,徒留埋怨和不甘心。

不过,即便如此,还是有很多企业“点亮”了本届广州车展。

首先是新势力们,在新能源狂奔的一年里,没有让人失望,带来数款新品,撑起了车展的门面。合创V09,集度ROBO-01,埃安Hyper GT等全新产品,掀起新能源的狂潮。

当然了,BBA们也没有错过秀肌肉的契机。奥迪祭出A6 e-tron 纯电家族的第二款概念车A6 Avant e-tron和RS e-tron GT;奔驰亮相EQE SUV;宝马带来i7和XM。

与此同时,合资电动车也在狂刷存在感。包括一汽丰田bZ3等重磅车型,悉数亮相车展。而这种对于流量的找寻,对合资品牌而言,意义非凡。


由于在新能源车早期发展阶段缺位,让他们在电动化转型中倍感吃力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11月,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.2%。但从本届广州车展可以看出,虽然起晚了,但它们正在努力追赶,依然想赶新能源这一趟集。

除此之外,此次车展,氢燃料电池技术、纯电力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等不同新能源技术路线争奇斗艳,为各大品牌注入了低碳发展的新元素。

氢能方面,长安深蓝带来SL03氢电版,广汽丰田也展示了第二代MIRAI氢能豪华轿车;混动方面,广汽本田型格带来e:HEV,以混动引领大盘的比亚迪,更是凭借军舰系列,进一步确立其在混动领域的标杆地位。

可见,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如今,汽车市场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。大浪淘沙,借助新能源之力,自主品牌曾经的市场让渡,正在向技术平权靠拢。而上个时代以技术作为垄断的合资品牌们,正在丧失市场份额。

而比起自主品牌的弯道超车、主流合资品牌的守土不让和二线合资的奋力直追,很多品牌却在潮水退却的存量市场中裸泳不前,进而在愈发强烈的马太效应中散去曾经的光芒,成为行业的笑柄,成为历史的尘埃。

车之辙,“水之道”

2019年,那是中国车市下行的第一个完整年份。那一年,包括华晨中华、观致、DS、众泰等13家没有参加广州车展;去年,海马、DS、宝能、恒大等多个品牌缺席了广州车展;今年,华晨中华、众泰汽车、海马汽车等继续缺席广州车展。

眼下,车市洗牌的速度不断加快,能否参加车展已经成为车企当年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。在车企生存状态的背后,亦蕴藏着奥妙的行业规律:市场能够成就车企的宏大抱负,也能用行业规律挞伐违规者。

顺应趋势、拥抱潮流者与时俱进;违背趋势、自以为是者日暮途穷--“水之道”,在于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。

“流水不争先”

随着广州车展的举办,2022年也迎来了最后的时刻。

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,中国汽车市场在这一年,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。一方面,密集的利好政策出台,创造了汽车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。另一方面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的压力在汽车市场尤为突出,部分企业遭遇了不同程度生存危机。

上半年,上海、吉林的疫情封控对区域市场造成严重冲击。像上海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聚集地,包括嘉定的大众、金桥的通用、临港的特斯拉和上汽乘用车等整车企业均受到疫情冲击。

而由于汽车行业是涵盖多个产业部门的复杂门类,产业链极长。这使得疫情之下,蔚来、长城等已相继宣称,由于疫情原因,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工、停运。受此影响,被迫暂停整车生产,部分车辆的交付也会有所推迟。

这是全年汽车行业的困境的缩影。后续包括芯片短缺、俄乌冲突和供电困难等也让车市在赶进度的过程中受尽磨难。

不过,中国汽车市场向来有着巨大的张力与潜力。

今年,在世界车市的低位下,中国车市疫情后反而上升到33%的水平,呈现了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。尤其是在新能源的发展浪潮下,中国汽车市场不断爆炸输出。

相关机构预测,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会达到600万辆,比去年增长一倍,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更是实现了26%的历史性突破,比国家规划提前了4年。

车之辙,“水之道”

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上涨,也让自主品牌市占率得以大幅提升。2022年以来,自主品牌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,市占率多次突破50%,不断创造着历史。这意味着,历经数十年的发展,中国品牌从追赶者到引领者,逐渐迎来了高光时刻。

此消彼长间,与自主品牌份额提升对应的,是德系、日系、美系等过往的强势合资品牌的份额不断被蚕食,甚至很多二线合资品牌在自主上攻与主流合资下探的挤压下,退出中国市场。

另外,出口成为中国品牌增长的另一动力引擎。根据海关总署统计,今年前8个月,中国汽车出口达191万辆,超越德国,仅次于日本,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。截至11月底,国内汽车企业出口总量为278.5万辆,同比增长55.3%。

而在自主品牌的带动下,2022年全年乘用车销量预计达到2056.7万辆,同比增幅高于2%。这一年里,在各方不利因素下依然能在追赶中实现超越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既有顺风时刻高歌猛进的表现,也能在逆境之下隐忍蛰伏、伺机再起的一面;这十年里看,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车的先发优势跑马圈地,完成角色转换。

汽车市场在数年的前行间碾压出的车之辙里,亦深藏着“水之道”--“水之道”,在于“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”。

回过头来看本届广州车展,虽然有着不可否认的冷清与不如意,但它的成功举办,给了今年车市的逆转一个不圆满但完整的收尾,并为明年的车市开了个好头--对了,12月底的广州,天气依旧宜人,20°C的艳阳照耀着珠江水的流淌延绵不绝。

广州车展不接受淡季,正如广州不欢迎冬天。